2.0.1 一級屏障 primary barrier
操作者和被操作對象之間的隔離,也稱一級隔離。
2.0.2 二級屏障 secondary barrier
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外部環境的隔離,也稱二級隔離。
2.0.3 生物安全實驗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通過防護屏障和管理措施,達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微生物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包括主實驗室及其輔助用房。
2.0.4 實驗室防護區 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
是指生物風險相對較大的區域,對圍護結構的嚴密性、氣流流向等有要求的區域。
2.0.5 實驗室輔助工作區 non-contamination zone
實驗室輔助工作區指生物風險相對較小的區域,也指生物安全實驗室中防護區以外的區域。
2.0.6 主實驗室 main room
是生物安全實驗室中污染風險最高的房間,包括實驗操作間、動物飼養間、動物解剖間等,主實驗室也稱核心工作間。
2.0.7 緩沖間 buffer room
設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實驗室區域間的密閉室。需要時,可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其門具有互鎖功能,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
2.0.8 獨立通風籠具 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IVC)
一種以飼養盒為單位的獨立通風的屏障設備,潔凈空氣分別送入各獨立籠盒使飼養環境保持一定壓力和潔凈度,用以避免環境污染動物(正壓)或動物污染環境(負壓),一切實驗操作均需要在生物安全柜等設備中進行。該設備用于飼養清潔、無特定病原體或感染(負壓)動物。
2.0.9 動物隔離設備 animal isolated equipment
是指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飼育動物采用的隔離裝置的統稱。該設備的動物飼育內環境為負壓和單向氣流,以防止病原體外泄至環境并能有效防止動物逃逸。常用的動物隔離設備有隔離器、層流柜等。
2.0.10 氣密門 airtight door
氣密門為密閉門的一種,氣密門通常具有一體化的門扇和門框,采用機械壓緊裝置或充氣密封圈等方法密閉縫隙。
2.0.11 活毒廢水 waste water of biohazard
被有害生物因子污染了的有害廢水。
2.0.12 潔凈度7級 cleanliness class 7
空氣中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200粒/m3到小于等于352000粒/m3,大于等于1μm的塵粒數大于8320粒/m3到小于等于83200粒/m3,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293粒/m3到小于等于2930粒/m3。
2.0.13 潔凈度8級 cleanliness Class 8
空氣中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2000粒/m3到小于等于3520000粒/m3,大于等于1μm的塵粒數大于83200粒/m3到小于等于832000粒/m3,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2930粒/m3到小于等于29300粒/m3。
2.0.14 靜態 at-rest
實驗室內的設施已經建成,工藝設備已經安裝,通風空調系統和設備正常運行,但無工作人員操作且實驗對象尚未進入時的狀態。
2.0.15 綜合性能評定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judgment
對已竣工驗收的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工程技術指標進行綜合檢測和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