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靜態 at-rest
潔凈室占用狀態在潔凈室技術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設計、施工及驗收均會涉及,對于檢測、驗收和評價尤其重要,不可回避。但是美國聯邦系列標準、歐盟GMP以及ISO國際標準對于潔凈室占用狀態的定義各有差異,加上翻譯問題,使得我國對潔凈室占用狀態有不同理解,尤其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美國聯邦標準209E對靜態的定義是:指已建成、所有施工正在運行,設備安裝好并按照用戶或承包商的要求處于可運行或正在運行狀態,沒有操作人員的潔凈室(設施)。
IS0 14644—1—1999和IS0 14698—1—2003對靜態的定義是:在全部建成、設施齊備的潔凈室中,已安裝好的生產設備正在按照用戶或供應商定好的方式運行,但現場沒有人員。
歐盟GMP對靜態的定義又是:設施已安裝完成并運行,工藝設備已安裝完成,但現場沒有操作人員的狀態。當工作結束后,保持無運行狀態自凈15min~20min(推薦值)所達到的狀態也視為靜態。
現從以下幾方面作一分析:
1 習慣理解上
“靜”態顯然不應再“動”,“at rest”’就含有“休息”、“靜止”等意思,如果無人而機器在生產運行,就無休息、靜止之意,就無“靜”的實質。所以我國曾把“空”、“靜”、“動”三態譯為“交竣”、“停工"、“運行”三種狀態是貼切的。
2 從三種占用狀態定義的銜接上
空調系統正常運行,工藝生產設備已安裝但不運行的狀態,在實際的潔凈室工程檢測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測試狀態。但這種狀態在ISO定義中沒有得到體現,既不屬于定義的靜態,也不屬于定義的動態,即存在空白,而在209E在靜態的定義中將這種占用狀態涵蓋在內。
3 從實際可能上
除209E和歐盟GMP外,其他基于靜態的定義,只能在機械化、自動化、密閉生產的潔凈室內找到相應狀態:只有機械化、無自動化,則不能無人;有機械化、自動化而非密閉生產則生產的工藝塵怎樣算?這種狀態(機械化、自動化、密閉生產)在半導體車間是隨處可見的,但在別的潔凈室就很難碰到,GMP潔凈車間就是一例。
既然ISO是關于潔凈室及相關受控環境的標準,則顯然不能僅適用于半導體行業,對其他工業潔凈室和生物潔凈室也應適用。但就拿一般制藥車間來說,很多不是密閉生產的或不是全自動化的,若無人,則很難保證設備運行。如果有這樣的車間,怎樣保證靜態?
又如SPF動物房,如果生產設備運行,只能是有動物(如鼠、雞)在內活動,但無人,這種狀態又怎能叫“靜態”?再如潔凈手術室,只是在做手術時,一切機器才可運轉,此時又怎能無人?
再者,對于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密閉生產的潔凈室,按ISO定義,其靜態和動態就很難區分了,因為就算進去了一兩個人,也就檢查一下就出來,所以實際只有兩種狀態了,即空態和靜態,或者空態和動態。
4 綜合考慮
空態是明確的,可以不談。先談動態,動態是正常生產、操作狀態,按工藝要求有人的就有人,無人的就無人,定期來人檢查的就時而有人時而無人,若規定有人時檢測也可以,隨機檢測也可以,這樣一來,ISO的靜態實際上是動態,即開工運行狀態。
而對于靜態,前面已談過,靜就無動,可以有兩種情況:1)工藝生產設備未運行,也無人;2)工藝生產設備運行又停止了,人走了,但不能馬上就算靜態,應該自凈一段時間。這就是歐盟GMP的認識。
根據上面分析,本規范將幾種定義都予列舉,供不同情況采納。這一點規范組也和ISO標準有關起草人進行溝通,取得了具體情況具體解決的共識。